手艺人阿苏拉候:67岁彝族银匠打了40年,大凉山美姑县城开了4家店

阅读:8722024-03-20

67岁阿苏拉候是美姑县巴古昔线村的一名银匠。他家是银匠世家,传到他这里已经是第三代了。这个祖传银匠的展览将于本月19月出现在平遥摄影大展上,是由杨麾策展。图文/谢康

美姑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,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,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横断山脉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交汇处。恶劣的气候、落后的交通,加上历史遗留原因,使这里成为是、中国最贫困的中国最贫穷的地方之一。图为打好的银质饰品。图文/谢康

40多年前他就开始走村串寨做银饰加工手艺,由于农村人生活水平低,打造银饰的人不多,祖传的手艺养活不了家人,所有他才到县城里来求生存。图为刻花,是一道比较困难的工艺。图文/谢康

他始终坚持祖传的手工技艺,老少亲疏无欺,价格公道,饰品精美讲信誉,产品和人品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。图为小心细致涂金。图文/谢康

彝族尚银自古有之。在凉山,彝族人一生都和银有关系。新生儿的童帽上就镶有银饰,长辈们送的长命锁也是银的。长大的过程中,耳环、头饰、衣饰、领饰等都是必备的。甚至老人离世,家属会将银放入其口中,希望老人能获得灵魂上的安定丰盈。图为羊角锤反复敲打成型。图文/谢康

凉山彝族银饰中最贵重的,就是女子结婚用的胸饰和头饰圆盘帽子。胸饰长约二至三尺,重达五、六斤,由八件或六件独立的饰件组合而成,用银链连结成环状。图案大致由太阳、月亮、星星、鸟等纹饰组成,整套下来价格不菲。图为用喷枪的火焰将银片烧红后放入水中淬火。图文/谢康

阿苏拉候说,现在生活好了,金银饰品不仅是当地人婚嫁中的必需品,也成了外地游客喜爱的收藏品,市场前景看好,我的经济效益也不错。阿苏拉候的总店开在美姑县城美中路。图文/谢康

阿苏拉候向我介绍,手工制做非常复杂,每道工序都要集中精力,耗费大量时间,制作一件饰品少则几小时,多则几天甚至半年,一套女子出嫁的银饰从几千到二三万不等,现在机器加工银饰对传统的手工艺冲击较大。图文/谢康

阿苏拉候目前在美姑县城已开了四间店铺,产品在网上也有销售,过去在全国手工艺品制作大赛中他还获过奖,产品被收藏在县档案馆。前年,县上的领导还带领文化部的领导到他店里参观过,他还和部长合了影。图文/谢康

阿苏拉候神秘的告诉我,手工制作同款型的每个饰品都独一无二,这是最大特色,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。现在开店并不是图赚多少钱,一是为了这辈子的喜爱,二是不能让这门祖传手艺丢失。图为身着盛装过节日的儿童。图文/谢康

谢康,四川成都人。2000年开始学习摄影,2015年进入北京摄影函授学院系统学习,爱好人文纪实摄影。2016年被选聘为四川省摄协服务志愿者,经常随四川省文联、省摄协等深入到全省少数民族及偏远地区进行宣教、慰问、扶贫、调研活动,曾多次参加四川电视台赴藏区宣传拍摄活动。

标签:


最新文章

热门文章